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女子赤白沃,安胎,止吐血鼻衄”
價 格
大薊為菊科植物大薊的全草,又名:大刺兒菜、大刺蓋、老虎脷、山蘿卜、刺蘿卜等。
生于山坡、草地、路旁。夏、秋季割取地上部分 ,曬干或鮮用。
據《中國藥典》記載:“涼血止血,散瘀消腫;主肝炎,腎炎,乳腺炎,跌打損傷。”
【性味】 味甘,微苦,性涼。
【歸經】 歸心,肝經。
干燥全草,莖圓柱形,粗約4~10毫米,表面紫褐色或褐色,有縱皺紋,密被灰白色絲狀絡毛,質松而脆;
折斷面黃白色,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。葉片多數脫落,殘留的葉綠褐色或焦褐色,多破碎皺縮,邊緣具
不等長的針刺,質脆而易脫落;頭狀花序存留于枝端,管狀花多萎落不存,總苞枯黃色,表面微帶紫黑色,
白色羽毛狀冠毛外露。氣微弱,味淡。以色灰綠、無雜質者為佳。
真品大薊:外觀其莖呈圓柱形,粗約4~10毫米,表面紫褐色或褐色,有縱皺紋,密被灰白色絲狀綿毛,
葉片多數脫落,殘留的葉綠褐色或焦褐色,多破碎皺縮,邊緣具不等長的針刺,質脆而易脫落。頭狀花序
存留于枝端,管狀花多萎落不存,總苞枯黃色,表面微帶紫黑色,白色羽毛狀冠毛外露;質松而脆,折斷
面為黃白色,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部;聞之氣微弱,口嘗味淡。
偽品飛廉:外觀亦呈圓柱形,但直徑為2~7毫米,比正品細。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,具縱棱,附有灰黃
色葉翅,翅有針刺。葉皺縮破碎,但有羽狀深裂,上表面黃褐色,葉面光滑,下表面灰色,具絲狀毛。頭
狀花序為圓球形,總苞黃褐色,苞片多層逐漸變短,先端長尖成刺狀,向外反卷,冠毛黃白色呈刺狀;亦
質脆易折斷,但斷面中無上述特征,髓部常呈空洞;聞之亦氣微,但口嘗味苦。